發揮商業銀行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作用
商業銀行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模式商業銀行經營以穩健為首要原則,不能用存款人的錢來進行高風險的、仍處于起步階段的高新技術投資,這就決定了商業銀行難以成為處于起步階段高新技術企業的主要金融支持構;
另一方面,對于銀行來說,絕大多數高科技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信用風險相對較高,能夠提供的抵押擔保也十分有限,出于風險的考慮,銀行難以有效滿足其資金需求。如果政府能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得以下降,商業銀行將可以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商業銀行與高新技術產業結合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一是以政府信用為擔保,向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低息貸款;
二是由銀行控股成立獨立或附屬的風險投資機構向高新技術企業投資;
三是由風險投資公司以債權或股權形式向高新技術企業投資。
高新技術企業金融需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商業銀行不可能在對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的所有方面都做得同樣好,商業銀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必須有所側重,必須在自己的特色項目上專業化發展,形成獨有的優勢和一定程度的專業壟斷,不可能像傳統產業那樣進行粗放式經營,必須精耕細作,才能在確立合理的風險容忍度的前提下贏取合理的利潤。這是國內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前,國內民間投資資金充裕,但投資渠道相對單一,無法滿足民間資金的正常投資需求;另一方面,民間基金一直有追求較高收益、也愿意承擔較高投資風險的習慣,伺機進入高新技術行業。因此商業銀行可以發揮其服務網絡優勢,代理市場發展前景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或擬上市的股份制科技企業或已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發行高新技術企業債券,在民間投資資金與高新技術企業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發揮中介、協調、協助作用,密切銀企關系,也從中獲取代理手續費收入,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